記得高中某學期上第一堂數學課時,老師在黑板上列出一道數學證明題:證明2=1。
令 A=B
∴ A×A-B×B=A×A-A×B
∴(A+B)×(A-B)=A×(A-B)
兩邊各除以(A-B)
∴(A+B) =A (∵A=B)
∴ 2A =A
∴ 2 =1
證明的結論不用想就知道是不合理的,但是方程式的每一個步驟似乎都合理,很多人都看不出問題的所在。
老師告誡我們:運算的過程中如果犯了邏輯上的錯誤,必然產生錯誤的結果。
邏輯是合理的運算程序,它並不能驗證真理,但卻可以檢視論證的合理性。合乎邏輯並不能代表就是真理,但是不合乎邏輯的論證,連世俗的道理這一關都過不了,更遑論真理了。
怪怪
這是哪門子的大魯麵啊...
順便一提
很久沒吃
淡水黑店的大滷麵了
我很喜歡探究
有關於真理的話題
特別是空心菜一把和一株的認定
更是耐人尋味啊....
淡水和麻豆都有真理大學嗎?
這所謂真理無處不在
只是我們要悟出它的存在
需要機緣和智慧
ps我追求真理
不外乎和小朋友交談時
可以講話較大聲
心不虛罷了
這年頭真理不在
真象在動物園....
一定寄票邀請
但日本歌
萬大接受嗎?
我的格子裡偶爾會有
你也加減來欣賞一下嘛...
我在裡頭悠遊
發現很多資訊
很輕易就能尋獲
受益非淺啊....
所以之前上youtobe找不到的日本歌
現在暢行無阻 連結不完呢!
那麼歌星你喜歡誰啊...
因為選秀節目
讓歌唱這門技術
又漸漸開始被重視
謝謝王偉忠和陶子
有一首被改編的蘋果花
中日合體 不錯聽哦!
哲學思維的課題.佛教的分別心、執著也可以從這
裡論述.
如果令A=B,那麼A-B就等於0,那麼兩邊各除以(A-B),
也就是以0做分母.那麼數學問題就到此了.就表相而
言,2當然不等於1,心識的功能就是有分別,才能認識
事物,有了這樣分別可以方便日常行事;但是如果將
2和1分別分割,也就是將2除以2、1除以2,2/2...
1/2...,然後除無窮次數;到最後數學邏輯的結果是
兩者都趨近於0,但還不是等於0;所以2不等於1.但從
哲學上來說,分割到最後是0?是空無?反過來說,又如何
無中生有?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所謂:「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既然萬物
都來自無,那要如何分別2、1 ?無是空,像一面鏡子,
鏡內空無一物,故能照出一切物像,物像是表相,是
變動的.那了解這個有何作用?當然要對前面分別心、
執著做的對策,不再對表相起分別心,打破二元對立的
情況,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是股票漲跌?已無分別了,
不在兩端不在中間;說的太簡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