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是因為受到過去的認知、經驗等等的影響,將心中儲放著的人事物主觀記憶,設定了看法及期待。而期待的心又會不斷的、自動的加強「執著」的力量。
「執著」愈強主觀的色彩愈濃,期待的力量愈大,受外境影響的情形就愈嚴重,因而逐漸的失去了自主性。奇怪的是「執著」看起來是主觀的,偏偏卻讓人失去了自主性。

「執著」因為是從以前的經驗再出發,因而無法以客觀的真心來重新的面對事實,所以常容易看不清楚真相。

「執著」就像是買了股票。股票漲了就樂,股票跌了就苦。股票買得愈多,苦與樂的力量愈大。沒買股票之前沒有這種苦樂,買了股票之後,生活中便充滿著更多的苦樂。很多人在苦樂中感受著生命的存在,而生命的真相、價值和意義也在苦樂中隱沒。從事物畢竟成空、人畢竟會死的角度來看,在化空之時,「執著」就變得「畢竟苦」了。
「買股票」只是一種比喻,因為大家比較熟悉、比較典型,所以拿來作比喻。其實一切的「執著」都不離開這種模式,甚至不論是善的執著或是惡的執著。

楞嚴經上說:「知見立知,為無明本。」無明是煩惱的起因,確立認知竟然是形成無明的根本原因,這一點是一般人很難想像的。

「出離」就是從原有的執著中離開,佛就是完全從執著中離開的人。離開「執著」就會離開是非、好壞、對錯等二元對立。因為世俗的人們身處在充滿「執著」的狀態中,所以「出離」就比「不執著」要務實了。

離開「執著」是不是就是漠不關心了?是不是就如同木石般沒有感覺了?這其實是很多人一直無法釐清,也是容易誤解的地方。
就像一位沒有「買股票」的人,他可能是對股票漠不關心;但他也可能對股票很清楚而選擇不買股票,因為他沒買股票所以他更能以客觀的心態來看待各類股票,而他對股票的認識就會比較正確了,甚至他才能思考需不需要去買股票。

然而在世俗的法中,「執著」是一層套著一層的,捨棄了粗重的執著,仍然可能陷溺在細微的「執著」中。很多人對陷溺「執著」認識不清楚,或者不耐於自我的觀照及層層「執著」的剝落,因而選擇斷滅式的、漠不關心式的出離。

不關心式的出離,在初階段有時也是必要的。因為一開始自我認知時,會發現自己「執著」的太多,「執著」的力量太大,完全難以招架,因此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先隔離處理掉一些粗重的「執著」,這種隔離就屬於不關心式的出離。這個階段可能需要一些外在的支持力量,「信」和「戒」就變得很重要了。
但是不關心式的出離,是選擇逃避或壓抑的方式來面對問題,並不能真正的清楚「執著」,解除「執著」,所以不關心式的出離並不能算是真正的出離。等到「戒」的保護牆堅固了,「定」的力量漸漸具足了,就要轉化「出離」的認知和方式了。

在佛的教法中,真正的出離得靠「般若」〜妙智慧,「般若」在世俗的層面來說,就是見到事物的真相;在勝義的層面來說,就是見到生命世界的共同本質〜空性。
並不是有一個空性可見,而是當心在比較清、淨、明、寬廣
(沒有執著、障礙)時,就慢慢有能力看清楚事物演變的來龍去脈。再以細密透徹的禪觀定力,透視重重的執著,發現並沒有一個具體的執著存在,因而超越,在不斷的超越過後,心就愈來愈澄明,因緣成熟則顯出本有的空明之相。
「離開執著」我們到底能得到什麼?「離開執著」之後並沒有什麼可得,只是讓我們認清事實,遠離罣礙、痛苦、恐怖、顛倒夢想,回到生命的本來狀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映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