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活動不外
因為外境(緣)引發心(因)
因而產生了認識、感受(果)、想法、行為(報)、記憶等心的作用
我們都偏向對於改變外境(緣)的思考
而忽略了心(因)才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
所以面對問題時總是抓不住重點
同一種境相 千百人看到了 就會有千百種想法
甚至於會出現完全相反的想法
可見得差異是心的問題
而真正需要解決的也是心的問題
你習慣用什麼心態看事情 你就容易看到什麼事情
你看到什麼事情 你就生起什麼樣的感受、想法和行為
你要善待自己 就往好處想
你要處罰自己 你儘管往壞處想
你要看清楚真相 你就要先看清楚自己的心
一般人為境所牽所遷
智者憑著覺觀的認識和鍛練
在「心」因為「境」而啟動的時候
焦點放在對「心」的觀察
觀察會起「明」的作用
「無明」的妄念和執著原本就沒有根
觀照力愈強妄念就容易消散了
你甚至不需要多做什麼
留下的是愈來愈澄明的心
澄明的心像潔淨的鏡子
總能清晰的映照外境
則生命本能的慈悲和智慧就會油然而生
片中的小男孩
因為思念死去的哥哥
一個人到岸邊
將書包裡鍾愛的東西
一件件往海裡丟
因為奶奶曾經說過
人生是苦海
只要我們把鍾愛的東西往苦海丟
將苦海填滿
我們就可以見到最想見到的親人
感人的劇情
一幕幕刻劃著親情的真誠
我想這樣的片 越來越少了吧!
放假夠了沒啊....
但人一生受習氣所牽引
只有多親近善友 從正確的觀念 行為 下手
方能漸脫業力 轉願力
應該就能應付了
國境之南不是會溫暖些?
怎麼凍成冰人回來啊...
少了我這北風
萬大就不習慣嗎?
開玩笑的啦
我在28度C的廚房工作
長年如夏 只是昨天煮牛肉湯
碗超難洗的哩
聽說吃牛會比較不怕冷
要不要試試
啊....佛教徒不吃牛厚
那就多補充熱量吧!
此行如何 開心嗎?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
「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
這4句話是重點
將一切歸零 的確是個好主意
每天都能有新的開始
披頭四的那首 LET IT BE
不正有異曲同工之妙乎
聽說 部隊生涯 會讓男人和社會嚴重脫節
萬大覺得如何呢?
如果當兵像上學
那麼進入職場打拼
不就更像打仗
我的生活哲學是 做什麼像什麼
記憶則留給美好的事物
有空時慢慢回味
這本書 我等著您給心得哪...